贺州乡村焕新颜居民展笑颜

贺州新闻网讯近年来,我市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力,加大民生保障”三大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打造当地热门旅游景点,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一家油茶馆的老板正在忙着招呼客人。特色的古道商业街,络绎不绝的游客,忙碌不停的店家,让整座村子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一改几年前交通闭塞、产业不兴、村里人居环境堪忧的景象。

年以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对口单位的帮扶下,筹集资金推进岔山村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促进了该村的生态旅游和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必先抓治理。年富川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岔山村率先启功了“三清三拆”专项行动。通过“修旧如旧”,修整了部分古民居、酒坊、磨坊、杂货铺等传统生产、经营场所,恢复了青石板路,让老街重焕生机,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也随之跟上。年9月起,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岔山村委投入.97万元,对该村配电网重新进行了规划,既达到安全用电,又使岔山“网红街”更美观整洁。目前该村变压器总容量达到千伏安,彻底解决了村民用电“卡脖子”、电压低的问题。

富川朝东镇岔山村油茶馆老板杨如云说:“现在路、水、电都通了,让我们在这里做生意更加放心,现在我一年也能够赚得到几十万也算非常好。”

岔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杨志魁告诉记者,年通过精准识别,岔山村贫困发生率达38%,是典型的“十三五”深度贫困村。通过五年脱贫攻坚战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这套“组合拳”,让岔山村于年脱贫,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户人摘帽。

乡村要振兴,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至关重要。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依托“英家起义”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英家革命英雄纪念馆,村民邱家其正为2岁的女儿讲述英家革命烈士的故事。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村民邱家其说:“现在农村生活、物质生活变好了,精神生活也必须要跟上去,所以我有空会带着我的小孩过历史博物馆这里来,跟她讲一讲我们英家革命先烈的故事。”

此外,英家村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与红色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年6月以来,英家村“人大之家”、“综治中心”、“禁毒防范(综合)警务工作站”等相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的将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等工作相结合,构建了英家村富有红色文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年12月,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由此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据统计,-年我市累计筹集资金16.76亿元,用于贺州市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质升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此外,大力推动农村交通项目,提前实现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通客车目标,基本形成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农村路网,贫困地区经济得以加速发展,水泥路变成了“致富路”。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志勇说:“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的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广电融媒体记者孔金花韦莹通讯员朱玉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s/12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