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新产业探索出扶贫脱贫
贺州市立足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逐渐探索出贺州扶贫脱贫的新路。
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善中村,是一个有着28户贫困户的贫困村,过去,由于人多地少,一直找不到发展产业的门路。年,贫困户李景福通过一份“扶贫产业”菜单找到了脱贫的路子。
贺州市八步区农业局派驻善中村第一书记卢发家:“今年重点发展些什么产业,有什么技术、效益方面的分析,特别是政府的奖补政策等等,都一一列出来。”
李景福说,前两年,他开始种植三华李和沙糖桔,今年,他还打算种黑木耳。利用水田收割后闲置的土地搭起菌棚,只要技术到位,每亩黑木耳纯收入就能有一万元。
李景福:“这个黑木耳有3万多,3亩三华李也有差不多2万,养猪也有1万,(总收入)最少都有6万,脱贫应该可以了。”
在钟山县,让贫困户发家致富的除了政府的资金扶持,还有收购公司的技术保障。每到收获季节,食用菌公司便会以每斤25元的价格回购。公安镇大田村贫困户杨信荣就从中尝到了甜头。杨信荣告诉记者,他去年种植的四亩黑木耳,除掉成本,挣了十万元。在菌棒制棒期他还到公司打工,平均每天也有80块钱的收入。
杨信荣:“很满意的,因为去年有收获了,这个前景也是蛮好的。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农民还是可以脱贫致富的。”
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贺州市还想到了让传统文化变钱的点子。在八步区南乡镇旺黎村,有一种从清代开始流传的祈福表演。旺黎村村委会便利用周边西溪温泉的地理优势,定期组织村里的队伍到温泉度假村进行表演,让参与的贫困户又多了一份收入。
贺州市八步区南乡镇镇长罗宁:“‘舞火猫’团队里面有接近十个贫困群众,一般能达到一户都有五六千块钱的收入。”
另外,按照计划,到今年年底,贺州市还将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贫困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让更多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贺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调研员覃德鑫:“目前,我们整个贺州还有个贫困村,21.17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摘帽。年我们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抓好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增收,探索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途径和加大帮扶的力度,把贫困人口增收的渠道拓宽。”
作者:梁鋆
广播编辑:孙婵娟
新媒体编辑:蔡俊聪
监制:郭莹莹
出品:广西电台新闻
-580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gr/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