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
本次规划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中心城区、规划区、市域三个层次(1)市域即贺州市行政区划全部管辖范围,包括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2区3县,总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2)规划区规划区包括平桂管理区1个街道办5个乡镇,八步区3个街道办2个乡镇,规划区总面积为.63平方公里。(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范围与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中心城区范围内城镇空间规模约为.83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年,远期:-年,远景:年以后。3、对外交通系统规划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轻轨等交通方式,构建“”交通圈。4小时覆盖贵阳、长沙等中西部重要城市,3小时覆盖北部湾经济区,2小时覆盖珠三角经济圈,1小时覆盖市域主要组团及周边城市。规划形成“四铁六高两江三机场”的市域综合交通格局。四铁:贵广高铁、洛湛铁路、柳韶铁路和贺州-梧州-玉林-北海城际铁路4条铁路。六高:广贺高速、桂梧高速、信梧高速、永贺高速、贺巴高速和连贺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两江:贺江和桂江2条内河航道。三机场:贺州支线机场、黄姚通用机场和麦岭通用机场。4、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一环五横六纵”的骨架路网(快速路+结构性主干路)。一环:快速环路。五横:工业大道、祥元路、站前大道、八达路、鞍山路。六纵:富旺大道、科技大道、中心景观大道、光明大道、贺州大道、创业路。路网密度:快速路0.36km/km2、主干路1.40km/km2、次干路1.60km/km2、支路3.76km/km2、总密度7.14km/km2。。设置立交节点37个,其中:枢纽立交4座,一般立交19座,分离式立交14座。过江通道共设置25座跨贺江的车行桥,4座跨马尾河的车行桥。
5、客运与公共交通规划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发展城市公交体系。规划11个公交枢纽,其中门户型枢纽2个(城北客运站、江南客运站综合枢纽),集散型枢纽4个(钟山客运站、平桂客运站、美仪客运站、贺街客运站),公交换乘枢纽5个。规划远景建设2条城市轻轨线路,以串联贺江沿线各大组团和主要旅游景点,为中心城区与周边之间提供快速联系的交通方式。轨道1号线:旺高—平桂—市区—莲塘,全长42.5km;轨道2号线:火车站—市区—贺街,全长23.3km。依托快速路和骨干主干路建设2条城市快速公交(BRT),规划形成完善的快速公交线空间格局。BRT1号线:滨达四路(滨北路)—八达路—八达西路(快环西路),全长8km;BRT2号线:市火车站—站前大道—科技大道—江南客运站,全长14.6km。根据条件适时建设4条市郊旅游轨道线,连接黄姚(经钟山)、南乡、姑婆山、大桂山(至信都)等4个风情小镇。建设形式可选择现代有轨电车,为中心城区与周边旅游小镇之间提供快速联的交通方式,打造称为贺州的旅游风景线。线路1:旺高—钟山—黄姚(接轨道1号线);线路2:火车站—姑婆山小镇(接轨道2号线);线路3:莲塘—黄洞—南乡(接轨道1号线);线路4:贺街—大桂山—信都(接轨道2号线)。远期公交车辆的发展规模为~标台。规划建设31处公交首末站,9处综合车场。6、慢行交通规划规划围绕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大小公园、湿地,依托城市水道构建5条沿江、沿湖的休闲慢行廊道:贺江两侧慢行廊道、城西贺江沿线休闲绿道、光明大道慢行休闲廊道、城市中心慢行休闲走廊、城东休闲慢行圈近期在老城区共形成3处立体过街天桥,分别为街新兴北路天桥、灵峰广场天桥、光明大道过街天桥。7、停车规划按照“就近、分散、方便”原则,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65个。根据各片区控规规划内容,中心城市规划新设停车场53处,个泊位。老城区停车场规划面积约17.3万m2。其中,现状停车场8个,用地面积7.81万平方米;政府建设停车场7个,用地面积2.12万平方米;开发商代建停车场7个,用地面积7.37万平方米。8、物流与货运交通规划规划中心城区内集中形成物流园区五个,即望高“无水港”物流园、电子科技市场物流园、贺州市快递物流园、贺街农商汇物流园和莲桂家居市场物流园。物流中心五个,分别为古柏汽配市场、平桂石材专业市场、东鹿工业品展销市场、高铁站前物流市场、大商汇商贸市场。结合城市主要出入口和功能分区,共设置货运停车场5个,分别位于旺高产业区、碳酸钙产业(西湾)片区、生态新城片区、江南新城片区和城东新城片区。货运通道以货运枢纽集疏运及在旺高公铁联运综合枢纽,以对外高快速路通道和外环快速路为依托,对货运交通道路进行规划组织,中心城区全天禁止大型货车通行。9、智能交通发展规划规划建成贺州市ITS体系,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公共信息平台系统,以及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公交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紧急事件应急处理系统等系统组成,面向管理部门、公众、企业提供服务。以公用信息平台为核心,完善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并构建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同时着手建设物流基地和综合运输枢纽。政府主导、总体规划、分步实施。10、近期行动近期交通发展方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衔接;配合城市重点开发地区、产业发展地区,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和产业格局的形成;加强城市片区联系;实现公共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城市内部交通环境整治;保障体系构建;完善智能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gr/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