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黄姚古镇,街道就像九宫八卦阵,这座
分享一下我的旅行见闻,在广西的贺州市,有一座黄姚古镇,黄姚山水灵秀,素有“小桂林”之称。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漓江下游。南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黄姚山水灵秀,素有“小桂林”之称。宋代时,因为此地人家只有黄、姚两姓,故得名“黄姚”。明末清初,从广东南海、高明、鹤山等地,迁入大量客家人,使世居黄姚的姓氏达到30多个,也使黄姚镇初具规模,形成“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格局,清乾隆年间到民国是黄姚发展的鼎盛时期,家家经商,户户开店,手工业和加工业兴旺发达,这条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板街上,留下了无数商旅印迹。
在黄姚古镇的新兴街上,有一座清幽的古宅,名为“圣旨府”,曾是清代一位读书人的故居。这条街原来有个叫梁都的人,他的父母从小就叫他积德行善,长大以后做人们的模范,榜样。后来光绪皇帝就表彰他的父母教子有方,而且给他发了个圣旨,所以这里就有一幅圣旨,也叫‘圣旨府’。
清光绪年间,梁都任广西迁江县训导,辅佐知县处理教育方面的事务。任职期间,梁都经常走访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贫民家庭,他发现私塾里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无力升上县学考取功名。于是,他把这些好学生的名字,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向县官谏言,多开一个班专门吸收这样的学生,可是县官认为,多开班就意味着多投入,不好办。但是,梁都却不想放弃。
他就把自己的俸禄、俸银,就是现在叫工资,就全部捐出来,捐到什么地步呢?连给他父母办寿的钱,他都拿出来了。大家可能就没想到,他的父母听到这个事以后,不仅没有批评他,还鼓励他,肯定他,说,孩子,你做了这件好事。
梁都的执着和坚持,最终感动了当地百姓,大家纷纷捐资捐物,支持他办学,于是,一批壮族、瑶族和苗族的学生,以及汉族贫民子弟,得以从私塾升入县学读书。后来,梁都的事迹被上表到朝廷,光绪皇帝得知后深为感动,颁下圣旨,褒奖梁都父母,“善教家风,教子有方”。
皇帝给他们家这么一块匾,“教子有方”的匾,对他一个宣传。这样,黄姚的老百姓,就从中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榜样,然后,每家每户都以他为榜样,教自己的孩子,做善良的人,行善良的事。家教为善,黄姚人从小受到善行善举的耳濡目染,这让善德像种子一样,早早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ly/1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