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又发现宝贝啦是来自2000年前龙形

贺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贺州发现的文物不在少数,

其中较为有名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

大型青铜酒器麒麟尊了!

年7月出土在沙田镇龙中村

红珠山一座岩洞墓中出土的它,

在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现藏在北京博物馆。

灵峰广场中放大版麒麟尊↑

9月26日,

贺州市文物管理所在

粤桂县域经济合作示范区

铺门产业区开展文物调查时,

在河东村发现一个青铜岀土文物,

经文物专家鉴定,

确认为东汉时期文物

----青铜龙形鐎斗↓

鐎斗,又称刁斗,是古代温食器。鐎斗在古时军旅中被用于煮饭、传警。由于鐎斗的造型特殊,使用方便,其后又被演化出了更为多元的使用功能。如人们加热羹汤、粥之类的流食,可直接把带足的鐎斗放到火盆里。若须温酒而饮,也可在鐎斗下面烧火加热,或搁置到热水中,是军民都广为使用的温食炊具。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古代军中没有大锅大灶,士兵一人携一鐎斗,其容量一斗左右,“昼炊饮食,夜击持行”。

青铜龙形鐎斗

该青铜龙形鐎斗高10厘米、口径17.3厘米、柄长12.5厘米,撇口,圆盆形,腹部有一龙形弯状长柄伸岀,柄首扬起,没有流口,造型如一只昂首挺胸的猛龙,气势雄浑威猛。该器物长柄设计独具匠心,柄端龙头口微开,口含宝珠一枚,作吟笑状,龙角向后紧贴长颈,兽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长颈曲折,曲柄与腹连接,做手持状;腹部有两圈重环纹饰,平底三蹄足,底部有明显自然状态火烧的烟炱,红斑绿锈。整个器物极具立体感。

再给大家看一遍↑

鐎斗,主要流行于汉至魏晋时期,体现了古代先民高超的铸造工艺水平。该青铜龙形鐎斗为汉代典型器物,为研究贺州当时的饮食习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目前,该文物已经征集回贺州市文物管理所文物数据库收藏。

更多精彩

真没想到黄姚簸箕宴竟是这样的簸箕宴!!

人民网、新浪、腾讯还有北京大学居然在这天都来黄姚啦?!

黄姚1.6公里长寿宴!详情攻略点这里!!

赞赏

长按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ly/1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