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士覃邦余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人物简介

覃邦余,广西来宾人,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定向选调到广西贺州市,年7月到年4月期间,先后在贺州市市政管理局、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环境保护局工作。年4月至今,他在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工作,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现在也要回到农村去!

博士毕业就业渠道很多,为什么要选择成为定向选调生呢?这是许多人想问的问题。毕竟职业的选择关乎未来几十年的生活状态,必须深思熟虑,慎之又慎。但对于覃邦余来说,答案很简单:我是广西人,应该回去为广西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年因为学校网站上一条招聘公告,覃邦余考取了广西的定向选调生。最开始他被分派到市直部门工作了三年,他将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描述为“安逸”。也许在很多人心里,“安逸”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状态,但他更想跳出舒适圈,寻找另外一种不同的状态。

“当时市里面需要选派一批干部到乡镇任职,我看到文件后就主动报名了。当时想,我读了那么多书,能不能把自己学的知识真正地服务于人民,有没有一个平台,能把发展的理念投入到实践中去。”覃邦余说,“是一种家国情怀吧,就像我们学校育人目标说的那样。”当被问及对基层工作有什么设想时,他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我其实想法很简单,也不是说一定要有一番多大的作为,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干一些事,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在的事情。”

覃邦余觉得他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数年在外求学的经历不仅没有将他与农村分离,反而加深了他对农村的感情。“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现在也要回到农村去。”他动情地说。

嘴皮子都要磨破了

“本来以为自己也是农村出身,会比较容易和农民打交道。但刚到基层时发现自己还是有些‘不接地气’。有时候做事的方式方法不是很得当,特别是语言交流方面。”覃邦余说。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方言。村中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了,剩下的都是讲了一辈子土话的老人,他们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对于刚开始基层工作的覃邦余来说,这是遇到的第一个难关。“都没有办法交流,工作更无从谈起。”覃邦余很无奈,“还好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我现在也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了。”

初来乍到,这种“不接地气”还体现在跟部分群众观念的不同。许多在覃邦余看来理所当然的小事,也要努力去沟通。他举例:“比如在我们那边,你家房子前的空地就要打扫干净,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有极少数群众就是不愿意尽‘自扫门前雪’的义务,那你还得跟他们说说。”

覃邦余到被征地户家中做思想工作

困难重重,工作也仍要继续。拆迁问题是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c/139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