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ldquo增减挂钩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强力推进增减挂钩工作,使荒废的土地通过复垦,实现土地节余周转指标出让收益,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脱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冬日的炭冲村
所谓“增减挂钩”,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用更少的建设用地建设新农村,将多余的建设用地复耕,等量置换到城市建设用地当中去。在保证区域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在废旧房屋地块上改造复垦后的微菜园
一增一减之间,乡村旧貌焕新颜
走进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一栋栋“小洋房”错落分布,前院有花园、后院有公园。不少村民家的院子里,栽种的杨桃等各式水果已挂满枝头,小鸟在深秋初冬的阳光中清脆鸣叫,一派悠闲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
现在整洁、宜居、美丽的炭冲村,以前的标签却是“脏乱差”。早些年,炭冲村里存在很多空闲废弃的旧房屋、又脏又臭的猪舍、废弃的晒场、杂乱的堆物,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同时也造成了村内土地利用的极大浪费。
如何整治乡村土地、推动生态乡村建设?炭冲村的“秘诀”在于“增减挂钩”。
增减,就是建新和拆旧。“拆旧”并不难,难的是村民思想上的“拆旧”。村民刘志富的母亲一开始对拆旧工作并不理解:“凭啥拆我家老房子?”炭冲村的村委干部多次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老人都比较固执,拆旧工作一度受阻。村支书黄高祥另辟蹊径:党员户先拆!
由数十名基层党员组成的先锋队,在三个月时间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带领和动员部分积极性高的群众参与,整地块、修水沟,使原本脏乱差的村容村貌每天都有新变化,废弃住房、废弃晒场、废弃猪牛栏摇身一变,成为“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实现“三废变三微”。
看到废弃地变成可耕种的菜园又改善了环境,刘志富的母亲思想观念彻底转变过来,周边的群众也积极参与,加快了村屯绿化和美化。轰轰烈烈的“增减挂钩”项目中,炭冲村曾创下一天拆除10多间旧房的记录。
“以前我家的废弃老房屋就在这个位置,墙面开裂,门前堆满砖块垃圾,不仅影响通行,也很不美观。”村民刘考宏站在一片整齐的菜园边上介绍,自家的多平方米老旧房屋,在拆除后复垦为微菜园,实用、整洁,又美观。
目前,通过拆旧、平整和复垦废旧地块,以及将小块田地合并成大块田地,炭冲村共整治土地亩。除了用于预留建设用地外,还将结余土地指标进行出让,预计收益1.17亿元。
“这些收益就可以反哺乡村建设。”黄高祥介绍说,原本的村道仅有3米宽,不少地方还是“断头路”,出行难成为炭冲村的“硬伤”。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的“反哺”,炭冲村不仅把村道拓宽到6米,打通了各节点的通道,还把路灯、凉亭、景观等基础设施完善起来,形成了整体规划、整体发展的格局。
如今,沿着村道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里面种满了蔬菜和番石榴、柿子树、茶树等作物,成为一个个景观点,使“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如漫步在公园享受鸟语花香,深受村民喜爱。
八步区委书记徐海浪(前右)正在考察炭冲村马鞍寨
产业提档升级,乡村实现“五个振兴”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用‘增减挂钩+土地整治+乡村旅游’模式,将炭冲村定位为‘绿色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的品牌名村’来打造。”八步区区长雷少华介绍。
原本炭冲村便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农业发展模式。在推进增减挂钩项目中,炭冲村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土地平整、修建灌溉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等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村”全要素系统治理,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目前,该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共2.27万亩,预计85%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总投资万元。规模化种植的成片香芋头、黑木耳等,也逐渐成为该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
炭冲村马鞍寨,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村屯。全屯多户人,就走出了3位博士、16位硕士,本科人数86人,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屯里的一所行知学校,是结合了教育、休闲体验和农耕文化的教育实践基地,更是名声在外,该屯在年便获得自治区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在村委带领下,马鞍寨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顾问团、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基层社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投入到增减挂钩和村庄建设中。通过“增减挂钩+乡村旅游”模式,该屯叠加多项利好政策,结合乡村旅游的需要,修建了沿湖栈道、亲子乐园、景观长廊等,成为游客垂钓、休闲、农耕文化体验重要的节点,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品质。年10月,马鞍寨通过了自治区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评审,乡村旅游实现了提档升级。
村庄居住环境改善后,不仅吸引外地游客参观,以前很多不愿回村的本地人,看到村庄变化越来越美后,又兴起回村建设的热潮。如今已有30多名原本在广东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产业、长期居住。
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炭冲村实现了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正在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新农村。而幸福的炭冲村,只是八步区推进“增减挂钩”项目成效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实施项目在八步区共有83个,总面积亩。
年10月30日,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八步区召开,八步区探索推行的“增减挂钩+”模式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令参会代表们频频点赞和感叹。
“下一步,我们将在13个乡镇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增减挂钩项目,使增减挂钩项目由‘试点干’转为‘铺开干’。”八步区委书记徐海浪信心满满地表示,八步区将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协同、乡镇落实、群众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项目进度,争取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增减挂钩项目,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人民网
责编:张拓瑞 彭滨滨
审核:蔡丽
邮箱:weibabu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c/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