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年,贺州6万多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开启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平桂区文华社区内,照亮了新的一天。老人们坐在屋前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孩童在小广场追逐嬉戏,呈现出一幅悠然的生活画卷。
图为富川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入住仪式
赵亚英早早送完孩子去文华学校后,准时来到1公里外的超群实业有限公司的箱包生产车间上班。“月工资元左右,每天按时上下班,孩子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我很满足。”赵亚英的夙愿终于达成。
“十三五”期间,贺州市共有户名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贫困,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从山上到山下
“以前居住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泥土房,破破烂烂,每逢刮风下雨时,就担心房屋会倒塌。”在八步区贺街镇移民安置小区,搬迁户梁可保一家围坐在桌旁,与记者讲述起他们的“下山故事”。
图为八步区莲塘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
“村里没通水泥路之前,出行十分不便,家里的小孩或者老人生病,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看病,很不容易。外出做工久了,还担心老婆跟人家跑了。”梁可保说道。
年,梁可保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缴纳了1万元后,一家7口搬进了贺街镇移民安置小区的新家。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梁可保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搬了新房子,老婆有了工资收入,自己会装修这门手艺,日子越过越好了。”梁可保满心欢喜地说。
贺街镇移民安置小区环境整洁、绿化完善,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随着搬迁户越来越多,小区人气旺了起来,群众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篇章。
图为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贫困群众在四会-富川粤桂扶贫产业园一生产车间上班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硬仗,贺州市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发展的原则,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终极目标,从搬迁衔接精准度、宜家居住舒适度、产业帮扶融合度三个维度着手,把安置点科学选址在毗邻学校、医院、车站、超市或工业、农业园区等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备及产业聚焦的优质地段。同时,充分利用工业区、园区、景区、城区、重点镇等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公共服务配套、就业岗位多的优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摸索出“以人兴业、以业旺城、以城促产、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了25个集中安置点。
从搬得出到能致富
“哒哒哒……”赵增留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年9月,赵增留一家人住进平桂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华社区,她也很快在附近制衣厂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
图为昭平县马江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李竹珺摄
赵增留的老家在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这个村是我市土瑶聚居的六个村落之一。土瑶是我国瑶族支系,群众长居深山、生活艰难、贫困程度深。
赵增留回忆说,过去交通不便,从村里到镇上走路要花三四个小时。近年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赵增留住进平方米的房子,还成了“上班族”,这样的生活以前她想都不敢想。“现在住房和就业都稳定了,生活踏实多了。”
近年来,许多像赵增留一样的土瑶群众搬出大山,住进新居,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图为平桂区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入住仪式
稳就业是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贺州市制定出台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各项措施和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开展个性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帮助安置点移民就业创业。此外,贺州市还在工商登记、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真正做到解民忧、帮民困、扶一把、送一程。目前,贺州市已实现每户搬迁对象至少有1个增收渠道、有劳动能力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的目标。
从山里人到城市人
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划分有序、楼房鳞次栉比,贺州市的移民安置点成了城市化建设的靓丽风景线和搬迁群众的美丽家园。
图为平桂区文华家园安置小区全景
“搬迁只是形式,搬迁群众远离故土,人生地不熟,要让他们真正融入新环境才是关键。”袁高长是平桂区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为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他当起了搬迁群众的“管家婆”。小到一条排水沟、一扇门、一块玻璃,大到搬迁户就业、子女入学等,他都事无巨细地为大家倾情服务。
鹅塘镇大明村贫困群众赵月花,过去对移民搬迁一直有抵触情绪。袁高长得知情况后,来到他家里,与其促膝长谈,做思想工作,帮他解开心结。如今,赵月花已入住文华社区安置点,并实现就近务工。
“只有把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办好,才能坚定他们通过扶贫搬迁开创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眼看着搬迁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梦,袁高长打心眼里高兴。
做好移民融入文章,事关易地扶贫搬迁的成败。贺州市及时组建各类服务管理机构,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通过自主建设或依托管理等方式,在全市25个安置点设立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工青妇等组织机构,确保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为搬迁群众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全市16个人以上安置点均完成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平价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物业服务中心9个中心的便民服务工程,有效地满足了搬迁群众的各方面需求。
图为八步区易地扶贫搬迁贺街安置点搬迁户祝有禄搬入移民安置新房的全家福照
为了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地的安置点还通过开展迎新春文艺演出、健康卫生进社区义诊服务、巾帼志愿服务进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现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来源:贺州日报
编辑:邹金珊
审核:黄月新
总监制:莫国振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s/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