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速度下的这些成长缩影,了解之后你

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

一条条通畅的大道,不断拓宽和延伸着城市框架;一座座环境优美的公园,绿草茵茵、游人如织;一栋栋崭新而别有风味的农民新居,提高了乡村的颜值;一个个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展现出了人们的幸福……

漫步在贺州城镇、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城乡发展的蓝图逐渐成为现实。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在刚过去的一年里,贺州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交上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城乡建设成绩单。

如何让城乡居民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城市提质与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生态贺州·长寿胜地”为城市名片,统筹推进宜居城市、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的融合协调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

城市综合品质全面提升

年,贺州城市规划面积“拓版”至.83平方公里,贺州越来越有“城市范”。这一年,贺州城区市政建设的火热场景随处可见,南堤公园、大钟山公园二期等公园加快修建,南环路、东融大道等道路也在陆续改造。因为这些项目建设,贺州城市的框架正在拉大,用不了多久,城市的品位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3.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6.8%。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贺州城市面貌将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

年8月6日,《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总规的实施,给我们描绘了贺州未来20年城市的模样。按照规划,贺州将形成“一城三组团十二片区、一带四心多节点、山水田林绿融城”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在此基础上,贺州市在城区范围内,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规模在平方米以上的小游园和街头公园绿地,逐步实现居民出屋“米见绿、米见园”的目标。

“美丽贺州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到“宜居乡村”,贺州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华丽转身。

目前,贺州建成36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中心,46个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现90%以上的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个建制村垃圾日产日清日转运。贺州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6.4万人。

随着“千村通畅”工程的实施,目前,贺州%的乡镇、99%的建制村已通了沥青(水泥)路,建成42个农村客运站项目和个交通便民候车亭,94%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所有乡镇开通了客车,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89.96%。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贺州市“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新型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区乃至全国推广,富川6个村(社区)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八步区贺街镇被列为全国宜居小镇,贺街镇西南村新兴寨等3个村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宜居村庄,贺州18个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个行政村、45个村屯分别获得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绿色村屯”荣誉称号,八步区贺街镇和昭平县黄姚镇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贺州24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称号,个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称号。

县域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近日,记者在位于八步区贺街镇五协村的广西大健康产业检验检测认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冒着细雨奋战在建筑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该中心总规划占地面积亩,由广西质检院提供技术支持,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合作共建。

面对着经济发展条件和空间全面提升带来的新机遇,八步区紧紧把握自治区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等政策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

这是贺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围绕贺州东融总体布局,统筹市县、园区协同发展,不断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八步区充分发挥东融排头兵作用,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东融产业集聚区;平桂区协同旺高工业区和生态产业园,发展壮大碳酸钙全产业链和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钟山县立足副中心城市定位,引导钟山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新材料、轻工业、机械制造等产业;富川瑶族自治县支持华润示范区优化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壮大果蔬等现代特色农业,走出工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昭平县突出资源禀赋,打造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和贺州临港产业区马江港产业园,做大旅游、茶叶、饮用水和中草药等生态健康产业。

生态优势不断巩固

居住在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城市里,是每个居民都梦想的生活。“宜居城市”不仅仅体现在生态资源上,贺州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下大力气。在公园绿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入资金约20亿元,先后建成大钟山公园一期、北堤公园一期和二期、园博园、爱莲湖公园等四大公园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园面积多万平方米,结束了贺州建市以来城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园的历史。

打造秀美城市,水的“颜值”尤其重要。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富川龟石水库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贺州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入选国家典型示范区,贺州经验在全国推广。贺州加速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黑臭水体整治,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贺州市水环境治理与城市综合发展项目”为契机,打造“一江九河连七湖”的生态水城,重点推进黄安寺、狮子岗排洪河河道改造、敏感地段水环境生态修复等工作,以此改善城区水系环境。

此外,贺州逐步推动育才河-金泰湖、爱民河-永丰湖、长龙河-秀峰湖、五支渠-滨江湖等河湖水系连通,实现城区水系的自然循环以及“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市水系新景象。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

文章来源:贺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s/12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