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保障粮食颗粒归仓广西升级农业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毛琪刘志平谭宗琨李莉蔡雨容

“今年是个丰收年!总收成70多万斤,亩产量和总产量较去年双双提高。”8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利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利成说。

顾不上多聊几句,71岁的沈利成又戴着草帽,骑着摩托车到田里安排工人干活。他说,目前正值晚稻分蘖期,抓住有利天气及时施肥、管理,能增加有效穗,为晚稻增产搭好禾架。

“8月26日到28日有大雨,局部有暴雨;23日多云转阵雨,可在上午安排施肥。”沈利成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日天气和工作安排,这是他10年来的习惯,从最初简单的晴雨记录,到现在详细的农事计划。他说,只有利用好气象信息,才能真正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采用水稻集约化、机械化规模种植方式,沈利成从最初流转土地亩发展到目前种植多亩,他也被评为自治区种粮大户、国家产粮大户,并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十年间,与沈利成一起进步的还有气象为农服务。今年,贺州市气象部门将种粮大户、合作社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库,开展“事前预警、事中指导、事后评估”全过程服务,制作客家话、瑶话、桂柳话等方言服务产品,针对不同乡镇开展“线上”培训,并先后27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农田开展农事指导。

今年7月至8月,玉林市平均降雨量仅有53.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6成,全市6个县(区)达到特旱等级,不少水库出现干涸,解决灌溉用水问题迫在眉睫。

8月4日,玉林市气象局抓住时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下雨了!旱地能解渴,庄稼能保住了!”玉林市长望村农户翁家超在为农服务工作群里发来消息。

今年广西气象部门不断升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创新开展了农气人员参加关键天气过程和例行会商发言工作,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监测预警服务及时有序开展;联合农业农村局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双方灾害监测信息共享、联合会商等联动机制;截至8月25日,制作发布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材料49期,其中38期专题分析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和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建议;抓住有利时机,在旱情较重的南宁、玉林、梧州、崇左等7市23个县(市、区)开展地面增雨作业次,发射火箭弹枚,燃烧焰条14根,为保证农业生产用水、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晚稻生产服务攻坚在即,广西气象部门将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不断夯实粮食增产基础,深化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指导晚稻适时栽插。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s/13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