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平桂区利用工矿废弃地打造足球小

<

9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围绕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资源指标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出首批1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典型引领和示范推广作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厚植广西生态环境优势。我们将陆续报道具体案例。本期推出的是《贺州市平桂区利用工矿废弃地打造“足球小镇”案例》。

贺州市面对尾矿库的安全隐患难题,开展废弃矿区修复工作;引进社会资本开发运营姑婆山足球小镇项目,通过建设专业足球训练基地、运动康复疗养中心等设施,发展体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国土资源,实现了废弃资源科学循环利用和转型升级,促进了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多赢”,开创了资源枯竭矿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案例背景

贺州足球小镇全貌

贺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经过长年累月的开采,不少矿山因为资源枯竭已关停。在距离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仅20公里的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3个堆存锡矿尾砂和铅锌尾砂的尾矿库已闲置22年。尾矿库废水堆积,不仅残留镉、锌等有毒、有害物质,还存在尾矿洩漏、地质灾害等安全风险,同时,周边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雨污合流且最终排至河道中,造成水源污染,区域生态环境受损、生态系统失衡。

为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修复废弃矿区生态环境,贺州市结合全民健身活动和健康中国建设行动,引进社会资本开发运营姑婆山足球小镇项目,通过开展尾矿库生态修复,建设专业足球训练基地、运动康复疗养中心等设施,发展体育产业,不仅解决了尾矿洩漏、地质灾害等安全风险问题,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国土资源,实现废弃资源科学循环利用和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多赢”,开创资源枯竭矿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具体做法

一是开展调查,明确足球小镇建设内容。为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贺州市成立广西姑婆山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区管委会,负责管理姑婆山一带的生态维系、资源保护、规划建设和开发管理等工作。在对尾矿库安全现状评价以及研究分析尾矿库各项指标及周边情况后,贺州市大胆提出对尾矿库土地进行再利用,建设足球场地的新想法。在平桂区黄田镇清面村木桥面规划用地约亩,开发足球小镇项目,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建设,建设期5年。足球小镇的定位以青少年足球培训和足球俱乐部赛事为主体,主要建设国际标准A级专业足球训练场地、运动康复疗养中心等设施,配套建设温泉度假村、大型餐饮中心、大型恒温水上乐园等。

二是综合治理,开展生态修复和球场建设。经过体育、发改、财政等部门在足球小镇项目申报、资金补助、基地建设等方面合力推进,年7月,姑婆山足球小镇项目开工。在矿山生态修复方面,采取重金属沉淀、深埋等方式净化尾矿库水土;采取在淤泥上层固化处理技术,并使用网格化片石回填法初步回填、培植土壤,以满足淤泥地里搞建筑的要求,节省回填成本。采用雨污分流方式改造排水设施,建设蓄水池和顶棚和水井,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被污染的水体生态逐步恢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铺设排水管、检修井眼、修建排水沟;拆除旧厂房、填筑开挖土方、填筑石方,整平场地。在球场建设方面,铺筑足球场地水稳、找平球场铺装、铺装球场人工草皮投入使用、天然草球场基础施工。加工主体钢结构,建设球员公寓楼和教练员公寓楼。年1月13日足球小镇如期开园试运行。

三是融合发展,培育特色足球产业。利用“体育+”“旅游+”“生态+”等模式,以及“姑婆山”等生态旅游品牌,稳步发展特色足球产业。建设经营足球训练基地、青少年足球赛事基地、顶级球队休整专用基地、运动康复理疗、运动员食品等,积极支持足球小镇承办国内或国际重大足球赛事和职业联赛,承办中国足协C级和D级教练员培训班,并承接全国各地足球集训、冬训活动,推动足球训练、场地出租、周边住宿、旅游消费等产业发展,并将之融入姑婆山景区、贺州温泉等钻石旅游线路,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

主要成效

足球小镇已投入使用

一是盘活了废弃资源,转型绿色发展。尾矿库进行综合治理和排水、排污系统改造后,镉、锌等有害重金属污染物等安全隐患得到排除,有效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实行雨污分流后,周边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污水处理成本有所降低,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不占用耕地资源和林地资源,将废弃尾矿库变废为宝,经过治理足球小镇已形成可利用土地近亩,有效循环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树立良好的生态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二是完善了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体旅融合。经过近5年的施工,项目一期已基本完成,球员公寓、餐厅、临时接待中心装配式篷房、智能足球训练场已竣工使用;已建成23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10块7人制足球场、2块5人制沙滩足球场、4个网球场、3个篮球场,可接待名运动员、50万人次游客,逐步将足球小镇建成国家级足球产业服务基地、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康养胜地,进一步助推贺州建设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此外,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文化教育、生活保障等多方位服务,特别是外地球员,注册了本地学籍的,可到市体校上文化课,创造文体共育的良好教育环境,让外地青少年球员的父母更加放心,学员训练更安心。随着项目日臻发展,带动了建筑、运输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项目全部竣工后,可直接安排就业人以上,间接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2万人。

足球小镇吸引训练及比赛

三是举办了品牌赛事,进一步壮大足球产业。年以来,贺州足球小镇先后承办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华南大区)U14组、中国足球协会杯(男子U14组)第一阶段比赛等50多场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型赛事活动,并举办了三届贺州市“东融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四届贺州市足球(11人制)超级联赛等,目前正筹办第四届“东融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在品牌赛事带动下,贺州本土球队广西华千谷足球俱乐部U-16及U-14两支梯队成为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广西足球代表队,近三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2个冠军、1个亚军,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得6个冠军。同时,贺州足球小镇与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各大高校陆续在此挂牌成立实训基地,培养了大批专业球员。自年以来常年接待服务全国各地青少年足球集训和冬训队伍以及职业足球俱乐部,接待人数达11万人次。年5月贺州市成功举办第一届姑婆山(中国·贺州)足球大讲堂,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足协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雷等领导盛赞贺州足球小镇是体教融合、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典范,并计划将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女子组)、中国足协女子乙级联赛等高规格赛事落户贺州足球小镇,进一步助推贺州足球产业全面发展壮大,助推全市足球发展达到并保持广西先进水平。

原标题:《广西贺州平桂区利用工矿废弃地打造“足球小镇”案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s/14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