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思政第一课肇庆学院来了几位特别
上课啦
昨天,肇庆学院
迎来了几位特别的老师
老师的讲课让会场掌声不断
他们是谁呢
↓↓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钊鳞李志斌摄
3月8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肇庆学院联合主办的肇庆市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事迹分享会暨肇庆学院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活动在肇庆学院举行。近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学习感悟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事迹精神,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报效祖国理想信念,为将来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本次活动既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事迹分享会与肇庆学院新学期“思政第一课”,更是肇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站)工作的一项具体行动,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以榜样力量激励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刻苦实践,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见证者、建设者和推动者。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肇庆市鼎湖区驻贺州市昭平县扶贫协作工作组全体成员应邀出席活动。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当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宁县宾亨镇党委书记黄捷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德庆县凤村镇新生、棠下、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肇庆市妇女联合会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刘晓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肇庆市鼎湖区驻贺州市昭平县扶贫协作工作组全体成员应邀出席活动,分别畅谈各自在扶贫工作中的故事与体会。
△学生们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献上鲜花。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分享会上,黄捷、刘晓林、工作组组长陆开朝等人以朴实语言所讲述的,遍访入户磨破鞋、化身主播带农货、山川无阻跨省扶贫等既“接地气”也感人至深的脱贫攻坚故事便是其中的鲜活例子。
黄捷:脱贫攻坚要带着责任和使命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年扎根基层至今,在将近六年时间里磨坏了数不清双鞋子的黄捷遍访全镇户贫困户将近人,深入了解每一名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和迫切需求,更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帮助困难群众开办编织工作坊,助力她们以勤劳的双手“织”出了美好生活的一片天。
刘晓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奋斗超过十四年的刘晓林则讲述了自己帮助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并创新扶贫方式,化身“宣传员”利用网络平台为农户带货吆喝的有趣故事。在此期间,刘晓林硬是克服心理阴影考取机动车驾照,又坚持学习当地语言,从听不懂粤语到会说流利的德庆话,一切努力只为能够更好地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做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工作,为困难群众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
陆开朝:携手奔小康,就是我们的工作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工作组组长陆开朝则以朴实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分享了工作组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昭平县的扶贫故事:下乡入户过程中多次遇险;古稀老人风雨无阻,47次前往昭平与工作组共同开展扶贫工作;困难家庭姐弟互相扶持,在工作组帮扶下担起家庭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场生动感人的分享会正是一次生动实践。分享会不仅深刻诠释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也如拂面春风为学校、为教师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了无限启发。
台上分享正酣,台下热泪盈眶
参与活动的师生代表
有怎样的感受呢?
▼▼
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冠华表示
这样一场结合现实、别开生面的思政第一课,对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接下来,肇庆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着力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大力推进思政课的创新改革,善用社会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上好思政每一课,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肇庆学院教师代表曹和修表示
我们要用最鲜活的脱贫攻坚故事讲好思政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接下来将更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讲好身边的肇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脱贫攻坚故事,大力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鼓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应有力量。
该校教师代表杨雪梅表示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者,在课程思政、科研项目、社会实践中积极融入脱贫攻坚精神,引导鼓励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作业”和“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学生代表也纷纷紧扣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政热点进行提问交流。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肇庆学院19级经济与管理学院严冠祺表示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有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报效祖国的担当和信念!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要时刻保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意识,敢于奉献、勇于担当,不惧险阻困难,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活跃思维并多元化发展,将来能够更好地扛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以自身力量谱写属于青年大学生的新时代篇章。
肇庆学院19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黄雨雪表示
去年以来,我与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乡村“云支教”、基层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自己要向多年来扎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工作者学习,咬紧牙关克服困难挫折,珍惜如今拥有的良好教育资源和时代机遇,更加努力学习,牢记学生本分,将来能够投身基层,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上,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代表们扶贫工作中的故事与体会获得同学们阵阵掌声。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梁小明摄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还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对于即将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见证者、建设者和推动者的青年学子来说,这场只有短短一小时的分享会不仅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加倍激励了他们未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报效祖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原标题:《讲好“思政第一课”!肇庆学院来了几位特别的老师,讲课现场掌声不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zz/1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