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瑶的孩子们,贫困的世界里载不动太多忧愁
土瑶,是中国少数民族瑶族的一个支系,只分布在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沙田两个镇。现仅有人口多人。他们大都散居于深山之中,以务农为生。由于地理环境险恶,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极差,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处于极度贫困中。在当地政府“治贫先治愚”的政策扶持下,一部分土瑶人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还有一些偏远山区的土瑶人,依然生活在政府的生活救济之下。
沙田镇的新民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深度贫困村。全村有一所1至4年级的中心小学,还有临近三个村落的教学点。总计在校学生有人,其中新民村有86个学生,七个老师。他们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一次肉,平时只能吃点时令蔬菜瓜果和山里的野菜。上学的时候,很多孩子大多会在书包里放半截木薯来充饥。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从会走路起就开始跟着父母到茶园里采茶挣钱以贴补家用。这些茶园有一些是土瑶人自己种植的,有一些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引进外资种植的。由于没有水田,他们没办法自己种稻谷。所以,村里人主要靠卖些自制茶叶、八角、野菜、生姜,竹篓等土特产来换米吃。由于他们的生产方式基本上都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所以他们辛苦一年下来依然无法糊口。
小小年纪的孩子,不光要去茶园挣钱,还得替父母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在历史中,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外面的姑娘都不愿嫁进这“穷乡僻壤”里来,所以土瑶人都是以“换婚”的形式进行繁衍,这导致了土瑶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村里没有医生,也没有任何医疗设备,所以土瑶人一旦生病,大都靠自己找些草药治疗。
山里的孩子们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的,每个土瑶人家家里值钱的东西都不多,能够找出一双像样的鞋子和一套完整的衣服都是困难的。土瑶人整体文化水平都不高,能够读到初中毕业的人都寥寥无几!由于语言障碍和家庭经济原因,很多孩子都是勉强支撑到初中就辍学了。善良的你,愿意帮助这些无法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gr/1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