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贺州市聚焦聚力ldquo两大

贺州市委常委带头开展“学党史国史铭初心使命”专题研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西党组织成长的光荣之路”主题展厅

年,贺州市加快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推进数字贺州产业园、健康云港产业园、倍易通电子信息产业园三大新兴产业园建设,中资控股、东融冶金、顺峰康养等“双百”项目建设加快,一曜生物、天微电子等落户“双新”项目建设达产。

今年前三季度,贺州GDP平均增速10.1%,继续位居全区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稳居“第一方阵”。近日,贺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荣获“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奖励集体”荣誉称号。

一年来,贺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龙头,聚焦脱贫攻坚和全力东融“两大主战场”,持续深化“寿城党旗红”三年攻坚行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狠抓基层党建提质聚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广聚贤才而用之,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年,贺州市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凝神聚魂、“补钙壮骨”的根本性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实现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贺州市坚持以上率下推进主题教育,市委常委班子带领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推进“四项重点措施”,举办学习研讨余次,开展专题调研余次,收集意见建议条,查找问题多个,讲党课多节,使主题教育蔚然成风。坚持刀刃向内,紧盯“小切口”“老问题”,实施整治任务个,制定整改措施条,投入扶贫领域财政资金14.1亿元,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国家和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等整改措施条。开展“践行初心、情暖寿城”活动,带动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6.6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万余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寿城党旗红智慧党建“一云三中心”

该市运用智慧党建严肃规范组织生活,建成寿城党旗红“一云三中心”,对全市个基层党组织、多名党员实行“同网覆盖、一网管理”,监督提醒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推行“第一议题”和“一月一主题”学习制度,促使广大党员政治素养明显增强。

该市还加强党员集中轮训,深入推进“党员进党校”行动,建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厅,打造“沉浸式”初心讲堂,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轮训多期,培训党员干部5万余人,举办“寿城讲堂”14期,邀请大湾区专家学者为多名党员干部讲学,切实培好思想之源、筑牢思想之基。

选拔“四有四勇”担当型干部

年,贺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打出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组合拳”,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该市大力选拔“四有四勇”担当型干部。坚持凭实绩论英雄、看担当用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到“两大主战场”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打造“有信念,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有冲劲,勇扎一线、攻坚克难;有本领,勇挑重担、敢做善成;有韧劲,勇于落实、一抓到底”的“四有四勇”担当型干部队伍。

贺州市“四有四勇”担当型干部彭达长入选中组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典型。图为彭达长深入一线推进项目建设

年,全市共提拔重用86名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到处级岗位,市县两级共提拔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名,选拔31名优秀事业编制人员调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为优秀公务员晋升职级人次,极大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

贺州市建立了干部一线挂职锻炼机制,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市县两级选派名新录用公务员到脱贫攻坚一线“墩苗”,选派名干部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园区、项目一线挂职,选派61名优秀干部到驻大湾区经贸联络处、贺江新产业育成中心和广州、深圳招才引智工作站等平台锻炼,在一线推动项目建设落地,有力助推了贺州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该市还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链条。突出正向激励、反向鞭策和关心关爱,在出台23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基础上,出台《贺州市深入推进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作实施方案》等9个配套制度文件,构成贯通选人用人、培养锻炼、考核奖励、松绑减负、关心关爱等方面的“1+9”完整制度链条;出台《贺州市容错纠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为41名干部澄清正名,切实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出台《关于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干部进行组织调整的暂行办法》,严肃惩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调“下”干部49人,不让“混”“熬”“推”的干部受重用、得实惠。实施关怀干部“暖心工程”,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多件,举办东融主题培训班45期、专业干部培训班80余期,培训领导干部0多人次,计划用3年时间选派名“担当型”干部公费疗休养,为干部建功“两大主战场”加油鼓劲。

固本强基筑牢战斗堡垒

管党兴党,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年,贺州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实寿城党旗红“五大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聚力”。

该市强化抓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坚持“围绕责任构建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制定党委(党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建责任清单,“定责+履责+评责+问责”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开展“书记问评”多次,推动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双看双听”党建工作制度,建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约谈提醒机制,不断强化抓基层党建责任担当。

该市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建设“头羊计划”,试点选拔“职业化”村支书24名,选送名村支书参加自治区级培训、粤港澳大湾区考察学习或在职大中专学历教育,依托党校轮训村干部多人次;实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报酬制度,推动村支书报酬增长30%以上;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清理不合格村干部81名、补齐配强79名,不断建强村级班子。实施党组织建设“细胞工程”,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个,建成党员先锋站个、“示范党小组”个,新增自治区级星级党组织91个。实施入党积极分子“源头工程”,全市发展党员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名,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名、乡土人才名、外出人才名。

贺州市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质改造工程,强化农村基层党群服务功能

该市大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分步推进乡镇“五小”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首批项目16个,落实资金1万元推进第二批项目13个,促进基层扶贫干部安身安业。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质改造工程,巩固建设农村新型生态宜居社区个,实现个村(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达标率超过89%。出台《关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10个“中心镇”、50个试点村、11个“红星幼儿园”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统筹抓好“资源整合·项目下放”工作,打造“民事联解”升级版,共下放项目6个,助推全市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

该市创新载体提升基层组织力。采取“一领域一特色”模式,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在城市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在机关实施“党建引领护航服务”行动,整合市县多个政务单位组建党建联盟13个,共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在两新组织开展“党旗领航”主题活动,吸纳社会扶贫资金近万元、援建基建项目4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多名,帮助贫困村销售农产品万元。在中小学实施“守初心铸师魂、担使命育新人”品牌建设,全面加强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医院实施“先锋引领党旗红”行动,着力打造“两提升一满意”医院。在国企开展“两个覆盖”排查整顿,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国企党建,推动企业党建30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

“刚柔并济”立足东融聚才兴业

国以才治,业以才兴。年,贺州市坚持党管人才,凭借“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以项目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突破地域限制和体制壁垒,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众创空间互通互联,“刚柔并济”招才引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贺州市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活动

贺州市坚持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出台《贺州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贺州市加快集聚重点产业人才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层层压实人才工作责任。着眼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研究制定《关于贺州市加快建设“人才飞地”的若干措施》《贺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贺州市人才工作专员制度》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为人才松绑,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年全市共引进高层次人才名、产业急需人才32名、教育医疗人才多名,实现了引才数量和引才质量“双提升”。

贺州市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

该市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双飞地”聚才模式,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和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在深圳、上海成立贺江新产业育成中心等孵化平台,与10多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签订市校合作协议,与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等多家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全面启动广西数字贺州产业园、贺州健康云港产业园、广西倍易通电子产业园等3个新兴产业园建设,吸引30多名国内外专家博士到贺州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促成70多个新经济新业态项目落户贺州。

此外,该市还实施招才引智重大工程,举办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创新创业交流会、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寿城行等人才品牌活动,年内邀请7名院士、37名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专家、80多名高层次人才来贺州交流考察,成功签订4个人才合作项目,充分释放人才“磁场效应”。

同时,该市加快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重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对在该市建成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最高给予万元奖励;对在该市实现转化科技成果的,最高给予万元奖励。目前,贺州市已建成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培育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全市高新技术科研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精彩不折叠!

本期推送还有以下1篇......

主题教育|来!快为你心目中的经典之声投票吧

文字来源:广西日报

图片来源:贺州市党员教育中心

图文排版:自治区党员教育中心(远程办)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组工资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ly/6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