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贺州的瑶族文化吗这本书你肯定感兴趣
精美的瑶锦、瑶服,
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
优美的舞蹈,独特的婚俗,
对于瑶族文化,您了解多少呢?
近日,由平桂区党委、政府组织,
贺州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负责策划、
组织编撰的贺州瑶族文化书籍
《平桂土瑶》正式出版发行啦!
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平桂的瑶族文化。
为什么要编辑这本书呢?
策划、编撰方表示:
一是理清贺州市平桂区土瑶历史发展,变迁的线索;
二是利用实地考察获取的相关资料,详细记载该族群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计方式;
三是记录并分析土瑶族群内部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其变迁情况;
四是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土瑶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的情况。
同时,本书的目的还在于理顺思路与阐述,使一般读者能够分清土瑶与贺州周边瑶族其他支系的不同,辨别网络上一些失误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使把土瑶混同为过山瑶的情况能够得到纠正,真正认知土瑶。
该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撰写,共分为八章。分别从土瑶的居住环境、土瑶的族源及其迁徒、土瑶的社会组织及其民族关系、土瑶的婚姻与家庭、土瑶的生产习俗、土瑶的生活习俗、土瑶的经济、土瑶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教育等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土瑶聚居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内容丰富,涵盖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这本书为人们了解、研究贺州平桂土瑶的生产生活、节日习俗、民间信仰等民间民族民俗文化风貌,提供了第一手较为详实的资料,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资料性为一体的地方民族文化书籍,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让我们了解更多瑶胞的相关信息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至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多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礼仪
瑶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凡是进入瑶家的客人,都会受到尊重和热情款待。饶有风趣的“挂袋子”与“瓜箪酒”,是瑶家待客的典型礼节。客人到了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客人在家里就餐。
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往往落空。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
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
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瑶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礼。腊肉、山珍野味和土特产,是瑶家待客最常见的菜式。客席上,金黄厚实的腊肉奉为上品,主人会热情地把大块腊肉夹给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欢,都应当接受,这样主人才会高兴。
服饰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习俗到瑶家做客,还要懂得当地的禁忌,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反感。这些禁忌主要是: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有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
看完这些,
您是不是对瑶族同胞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综合贺州旅游网
通讯员:赵金宾
编辑:史喜娟
审核:邓荆丹
新媒体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c/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