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贺州,才发现自己的胃太小了
美食总是旅途中停驻的原因。
特别是种种街边小吃。
小吃凝固了民间的智慧,
还有岁月的记忆,
也最能经受历代吃货们味蕾的考验。
爱各种民间小吃,
特别是在贺州。
贺州有好山好水,
有上等的美食原材料,
而这里还是桂、粤、湘交界的地方,
自古以来地理位置重要、人口往来频繁,
这里的小吃
有更为丰富的体验。
社长只是在贺州转悠了一圈,
就发现无数美味。
品尝了一番后,
只恨自己的胃太小了。
这次,收集其中几种小吃,
让我们一起流流口水吧
岔山梭子粑粑朝东岔山村梭子糍粑历来为该村传统美食,形如梭子,皮细腻滑口,包黄豆糖或芝麻糖,老少皆宜。时过境迁,今成为网红。
说起梭子糍粑,不得不说岔山村的特殊地理,这里自古为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全村古道两边都是商铺,岔山人善行山商,村内杨、孟、何三姓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后来村中将三族精选的米,蒸熟后,再找出村中精干青年,合力舂米成团,加以村中巧妇之手,包黄豆糖,成梭子模样。这么一来体现三姓族人同村齐心,二来成梭子形状以表慈母织衣之恩。这种梭子粑粑原本是祭拜祖先之物,如今,成为当地著名小吃。
贺州吴记公会牛肠酸牛肠酸在贺州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集酸、辣、甜、咸于一身的独特口味,令许多市民流连忘返。其中吴记的牛肠酸最为知名。
据说吴记公会牛肠酸首先在食材上精挑细选,保证牛肠本身不腥、不臭,而不是依赖其他调味品掩盖,而且,其酱料也是秘制的,终于成为贺州独到的小吃。
灰水棕灰水粽是客家独有的食品之一。制作灰水粽所用的灰,不是一般的草木灰,而是豆苗灰。灰水粽的制作是把豆苗灰盛在插箕里面,下面用大钵头盛着,加水在豆苗灰之上,过滤成灰水。之后,把糯米浸到灰水里面,直至米和水共一色成为黄黑色,然后将米去水,不加任何佐料,以尖竹叶包之,再用麻线缠紧,用火沤至米粒融合成一体,即成灰水粽子。
人们常把灰水粽蘸着蜂蜜吃,没有蜂蜜就用红糖水代之,吃来也同样感到滑而不腻,既甜且香。
故乡大肚糍糯米放到温水泡几个小时后,用漏水的篮子沥干。准备一些绿叶,如四季青叶,芹菜叶,石榴叶,金银花叶等。把糯米粉与适量的叶子混合用打粉机粉碎即可。这样的糍粑有清热去腻的效果,不过,更重要的是加了叶子的糍粑更能耐煮不烂。而能使整个糍粑保持原汁原味。
做大肚糍内需要的馅,五花肉、油豆腐、芋头腐竹、扁豆、芹菜等一一炒熟,最后拌在一起。馅可以按照个人喜好搭配。其中,揉粉团可是个力气活哟!首先准备好糯米干粉,一边放热水,一边不停的揉搓,直到粉团不软不硬刚刚好!
马蜂凉粉凉粉是将贺州产野生凉粉籽经榨汁、煮沸再冷冻等工序而加工出来的一款消夏小食,其状透明如果胶,其味嫩滑。
马峰凉粉在磨制过程中添加了较多的凉粉藤、青藤仔、哈仔藤、金线风、金锁匙等中药材作为辅料,并以蜂蜜和酸梅汁调味。不仅使凉粉的保健作用更趋明显,也使凉粉由传统的甜品食物变味为甜酸口感。味道更美,因此倍受欢迎。
鸟仔果条鸟仔果条是将糯米粉和白糖揉成的团放入油锅中炸熟所得,颜色金黄,口感香脆。
看起来似乎有点象一面鞋底。事实上,果条正是依照瑶族人民的板鞋的形状制作的,意思是亲友之间要多走动、多联络,也是亲情和友情的象征。吃起来香脆可口。
马蹄糕马蹄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
食用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宾宴马蹄糕,晶莹通透,入口清甜爽滑,且带有马蹄清香之味。
明梅神仙豆腐明梅神仙豆腐是一种泡在水里、口感滑溜、吃到嘴里凉生生、苦隐隐的食品。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舒适的绿色食品。
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舒适的茶韵,其色如翡翠,呈半透明固体。有退火,清凉解毒之功效,夏天吃上一碗,清凉可口。
古莲老坛酸品咸酸菜是我们每家每户四季常备菜,很受人喜欢,尤其是酷热的夏季,咸酸菜与猪肉,鲜鱼,鸡肉等做汤,更是佳品。
咸酸菜的制作是用老坛腌制,是秋冬季节,把供腌制的大叶芥菜洗净晾至三四成干后,切成小块与一定的比例的生姜,生盐,米酒等佐料,搅匀后放到老坛压实腌30天后,即成为生熟可食色菜肴了,腌制时无须添加任何化学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大叶菜的营养成分,酸味醇,清脆爽口。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天然长寿健康食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c/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