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贺州贺州十大特色菜十大特色小吃
经过广大网友的投票选举,最受百姓喜爱的十大贺州特色菜已经各有其主,它们分别是:黄姚豆豉排骨、客家三宝酿、黄田扣肉、桂江一鱼多吃、贺州白切鸡、南乡鸭、富川糟辣鱼、英家头菜肉饼、瑶山腊肉、稻香狗肉。此外,马峰凉粉、大肚粑、公会牛肠酸、红花油茶、牛杂粥、艾叶糍、油炸桂江鱼仔、田螺煲、灰水粽、粉角获得今年“十大贺州特色小吃”殊荣。让我们盘点一下几款最受百姓喜爱的贺州特色菜和小吃的特点。
客家酿菜:客家酿菜传说与客家人从中原南迁饮食习惯改变有关,是饺子的情结造就了客家酿菜。豆腐酿就是把类似饺子馅料的酿酱酿进豆腐等主料里。有朋友称之前听说过酿豆腐、酿苦瓜、酿辣椒,觉得酿豆角已经是不可思议,如今听说酿豆芽更是眼界大开。这可是一个精细活,需将豆芽用热水烫过后用针仔细地挑开,再将碎肉末一点点放进去,这么高难度的活,是不是只有客家人才能想得到和做得到呢?
瑶山腊肉:瑶胞常年居住在大山里,肉食来源主要依靠自己饲养鸡、鸭、猪、羊、牛等。瑶族男子喜欢狩猎,农闲时上山猎回山猪、野兔等野味作为肉食的补充,吃不完的肉类,就喜欢做成腊肉、熏肉,又叫火烤肉,这是瑶家最常见的菜式。制作方法是把肉等切成长条形用生盐腌2—3天,用温水洗过,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挂在烧过水做过饭的余炭烘热的灶腔内,将铁锅反盖在灶上,如此烤上7—10个晚上,烤肉变得干爽,然后包裹好,挂在火炉塘上方的烟棚熏烟,肉质长年不变,肥肉爽而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鲜甜香可口。每当有客人远道而来,热情的瑶胞都会拿出几块腊肉招待客人,能够看着大山的美景吃着美味的腊肉,也是醉了。
“田螺煲”是今年“十大贺州特色小吃”之一。小小的砂锅里,装有田螺、排骨、党参、红枣、酸笋,既有筒骨汤的独特香气,又有田螺肉的清甜,闻着就觉得十分开胃,边喝汤边吮吸田螺,螺肉饱满没有泥沙,清甜中带有微辣,辣味浸透着酸笋的香咸,那就是让众多市民久久不能忘怀的田螺煲的味道。
“田螺必须是本地农民在河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上好田螺,熬田螺的汤也必须是由本地土猪的筒骨熬出来的汤。”有8年制作田螺煲经验的岑加权在向记者介绍田螺煲的制作工序时,首先强调了食材选择的重要性。岑师傅说,田螺煲之所以这么受广大市民喜爱,在食材选择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得十分讲究,既要保证田螺干净,又要保证烹饪时火候的掌握,还要适当放一些党参、红枣、酸笋等配料加以调味,才能保证田螺煲的鲜甜。
跟朋友一起逛美食展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连续两年获得“十大贺州特色小吃”称号的公会牛肠酸是她的“最爱”。读高中的时候,每个星期回学校之前总要先到灵峰广场附近的牛肠酸小摊前“过一把瘾”;每次有外地的朋友问起家乡有什么好吃的小吃时,杨女士脑海中总会首先想到集酸、辣、甜、咸于一身的公会牛肠酸;每次听朋友提到牛肠酸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口水“流一地”。
“这些名菜、小吃都是市民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自主投票选出来的,综合这两年的结果看,说明还是取材于本土,并带有当地特色传统,味道纯正地道的菜肴和小吃比较受市民青睐。”一位连续两年参加特色美食评选活动的工作人员跟记者说道。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zhouzx.com/hzsxw/8.html